4

海角七號到藝術創作

on 3/13/2009 03:24:00 AM in


  其實這是一部2008年很流行的台灣電影,很多人都看過了,我也不是寫影評,只是它給了我很多感觸,尤其是創作方面。
  看它時,第一點很感受到的,就是它是真正的像台灣,人和事,說話,風景,氣息,都充滿了真實感而不濫情,我能明白台灣人為何會喜歡它。


  前後我在台灣住了半年,這不是我一個討厭的地方。但我打開電視,看到的電視劇,跟我了解的台灣是兩回事,它似在講另一個世界。對於香港長大的我,倒是不覺得奇怪,因為香港的電影劇也是如此。
  在海角七號裡面,表現出來的,卻是未經扭曲的真實感情,那實在很有趣。
  中國人是很會做生意的一群人,他們或多或少以此自豪。這件事也令我深思(畢竟我對經濟學也很有興趣),排除了甚麼藝術追求之類的東西,純綷在金錢追求上,中國人在大眾藝術方面,採取的手法是不是最能賺錢?
  海角七號的做法,其實跟那種安全的,保證「賣座」的方程式並不相同(中國人很愛追求這種方程式),它用很多人物的短故事穿插一個主線,其中不時朗讀七封從前的信。
  基本上,計算上的愛情片不會那樣寫,那太老土了,還講二次大戰以前的事幹嘛?而且其他人物老中青都有,又沒有明星臉(有趣是,他們其實全部都是音樂人),這種電影怎會賣座?沒有大量明星,沒有帥氣的服裝,沒有設計浪漫的愛情,甚至沒有愛情片一般都有的東西。
  那就是主角的死黨朋友。
  在寫故事方面,過去可說是千篇一律的,死黨的用途,就是製造氣氛,拉近男女主角的關係,甚至深奧一點的,就是給男女主角解說自我的機會。(例如對死黨講出自我心情等等)
  但這個故事在平淡的表面,使用的創造故事手法,卻很技巧。它不用那些已用到濫的舊方法,而用自己的方法去說故事。
  事實上,那是一大堆小人物的故事,作者想寫的,是那一個傳統的小小台灣,其實地方才是真正的故事主角。要表達出地方,就要寫人,但只寫一個人卻流於片面,寫一堆人又顯得複雜。於是就找一個主角去把所有人物串連起來。
  在創作上,那是相當明智的,做藝術小說的人,往往有時候對細部做得太深入,令主題不清晰。但相反,如果我們做得太淺,又會缺乏劇情。
  於是作者就會選擇這種人物交織的手法,很交錯地將所有人的小故事連在一起,那種做法其實很有技巧和考慮的,每個人的小故事加在一起,就不會顯得單薄,也不會像太在意寫一個人,而顯得顧此失彼。作者也安排把所有人不時跟其他人物相遇,而很側面地寫出每份人心。
  例如,那個粗魯的交通警察勞馬,在火爆的背後,他那份溫柔的心,作者不會像其他人般,配上濫情陳俗的音樂,叫他自言自語朗讀出來,而使用劇情場景,他在宴會上喝醉了,看到人就拿出錢包裡的照片,說這個就是他老婆魯凱公主了,如果看到她,請叫她回來吧,他已不再做危險工作了。
  那種男人的哀怨和思念,用說話去講,就太假了。作者就是用了一種很真實的方法去感受生命,表達人物。
  又例如安排他到海邊,遇到那個只有十一歲的小女學生大大,又講那種大家都聽過很多次的話。平日老成看不起他人,對何事都不屑一顧的她,卻溫柔默默地在他額上吻了一下,然後他就哭了。那也是寫得很好的一幕,描寫她那種早熟而心靈的內在,那種不是冷漠,而是熱切融化一切的心,作者也不用要她朗讀,就是這麼的一幕,就表達了。
  題外一下,我很喜歡這個配角。我小時候就是像她那種死小孩了,一副臭臉,不言不語,彷似活在一個他人都看不到的另一世界。只可惜童星太難有好演技,看得出導演避重就輕,儘量對她的描寫都淡淡的,不會太深入,免得做出來的效果不好。
  那等於甚麼?等於其實這電影不是甚麼巧合,碰巧,偶然擊中觀眾內心而大賣,而是作者(這裡叫導演)是真正有實力的人。他竟然用那麼淡淡普通的筆法,去建構一個如此多線複雜的故事。

  看維基百科,這電影大賣5.3億台幣,我想那是其他電影公司無法預料到的。因為導演魏德聖似乎一直尋找資金有困難,最後通過政府機構協助,向銀行做私人借款2000萬才能開拍。
  不會投資,就是認為不會賺錢,所以電影公司都對他搖搖頭。但問題是,後來真的大賺了,討論商業時我只愛講事實,事實就是他們的判斷和做生意是錯誤的,不是行得通的。
  從很久以前開始,人們就講,藝術和商業不能共存,所以老闆們,做決策的中層都拒絕藝術,說它是不能賣錢的東西。
  問題是他們自己的東西又何曾賣錢?結果觀眾讀者選擇「入口」外國藝術作品。看的是日本漫畫,韓國電視劇,美國電影。好了,跟著那套所謂現實的經營哲學又何曾賣錢了?還不是一樣半死不活?
  這是一個好問題。
  我不了解電影導演魏德聖的人生,原來他四十歲了。海角之前,只有在七年前拍了一部五分鐘的預告片,只求有電影公司肯注資拍攝。(當然結局是沒有了)
  那真震撼,原來那是他的第一部電影呢。
  四十歲的人生,在之前的三十九歲,是不是一直被視為某個才華平庸,一生注定無成的藝術者?他是怎樣活過來的?那麼有才華的人,他痛苦忍受了那麼多年的冷待,心境又是怎樣?
  在處理藝術和商業關係時,我覺得現在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那些能做決定的人,它叫老板又好,叫電影公司負責人也好,叫出版社編輯也好,他們的做法是無法賺到錢的。當他們講,主流是這樣,那種這種題材不會在香港台灣中國大陸賣錢時,外國相同的另類題材卻在中國人地方賣錢,那應該怎樣解釋?然後他們臉不紅氣不喘地修正一下,要求藝術者又去做相同的模彷東西,繼續堅持相同的理論。因為往日的另類,今日又變成主流了,主流當然我贊成,我一定投資。
  簡單而言,他們對事件解讀是,藝術者在偶然之下,發現了能生金蛋的母雞而已,而不是在藝術商業化方面,自己出了問題。
  我頗肯定,自從海角七號大賣後,電影公司的臉就變了,以後對投資本地鄉土氣息的愛情電影,一定手鬆了很多,甚至主動要求,非這類不拍,然後一堆模彷的又出來,他們希望又掘出另一個魏德聖。
  其實藝術就像吃東西,看似人們習慣吃相同的東西(我只習慣吃飯,無飯不歡,因為我是中國人),但深層我們都追求獨特與別不同的口味。也就是說,不是台灣鄉土真實愛情電影賣錢,而是創造性和獨特能賣錢。
  不是說,獨特的東西就一定是好的,而是好的東西,一定有其獨特之處!
  對藝術商業化的理解,以為群眾只是一群喜惡難測的精神病患,今天流行A就一窩蜂A,明天流行B就一窩蜂B,其實是錯誤的。雖然觀眾讀者口味不一樣,每個世代,甚至某幾年,熱衷的東西都不同,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喜歡追求獨特不同的東西。
  讀者不是群被飼養的豬,喜歡一直被餵食相似的東西,不論你的食物經過多少精密計算都一樣。
  在現實面,我能理解老闆恐懼把一大堆錢扔到不知名的人手上亂舞,拍出一堆屎怎麼辦?
  那其實不用害怕,因為必然有人拍出一堆屎來,那是注定的。
  在一些高風險的行業,例如探採石油,公司都採用一種方法去平衡風險。好像說,如果探採的土地有石油的機率是20%,那麼我同時開探五個好了,機率上會給我一個成功的機會。
  做藝術也是如此,誰說你應該把所有錢投資在同一個計劃上面?你把資源分散到一大堆不同的藝術者上,自然有好的作品能跑出來。
  至於不好的作品,那是注定必有的,你害怕有壞作品,就不能找出好作品。
  而不是像現在那種,冒死100%堅持有石油才肯去探。那其實行不通。
  第二點是主題選擇上,唸商業的人講一大堆甚麼市場分析,心理結構,調查喜好。這些我也會,我也懂。但藝術不是科學,你相信你分析出來的結論而要求藝術者做相同的東西,表面上是萬無一失的穩賺。
  問題是,沒有好作品是必定不能賣大錢的,而勉強藝術者去做某一種作品,他也一定做得不好。
  藝術者本身不是研究市場的人,但當他是藝術上的製造者時,他過去現在甚至未來,必定同時是一個藝術的承受者,那就是他必定同時是個讀者(如果他是作者),觀眾(如果他搞電影),又或者聽眾(如果他搞音樂)
  那等於甚麼意思?意思就是,藝術者本身必定有著一種獨特的直感,令他感受有甚麼是新鮮的,好的,能感動人的,有趣的。
  如其多番計算,不如在風險平衡上做好計劃,然後在有限損失的前提下,讓藝術者放手一搏。

  當然問題又會變成,為何藝術市場上的公司們,都會過去選擇那種其實不賣錢,只能吊命半死不活的方法去營商。那極度有趣,因為外國明明有一大堆成功例子,為何本地的出版社也好,電影公司也好,還是執迷不悟?
  最合理的解釋是他們不相信本地有人材,他們不相信本地能做出賣錢的東西,他們會花錢去買外國小說的版權然後翻譯做中文,但卻不會投資在本地的藝術創作群。而得不到機會的藝術創作群,不能靠它維生,自然更令技巧低落。(早轉行了)
  成因很複雜,但同時很有趣。某方面,我其中一個身份就是個失意的創作者,跳開一點去看,我比較想知道,在商業計算上,我為何屬於不值投資的一個?對經濟學異常熱愛的我,一直都很想把自己解剖。
  這問題我仍在深刻思考中,我直感答案一定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裡面。


|

4 Comments


雨,
愈來愈發覺,要為自己而生活是這樣的難。到底應該珍惜身邊的,還是努力追尋不曾擁有的?此時此刻,又有多少可以豁出去的勇氣? 輸不起,方發現原來已經不再年輕。


你好耐無更新喎!!


To 梧桐:

  我總覺得你很像我的舊朋友(或許你本來就是)
  我也不會說 就是我抱歉我那麼久才回文。
  這段時間我很不快樂,所以就沒寫網誌了。
  對於你講的東西,我不能回答。因為很多人都會有差不多的疑問吧?
  但只是說,只要你用一個不是想要你的方法去活著,就必定痛苦不已。
  所以,就先找出你想要的,其實是甚麼吧。


To Joan:

  現在有更新了....

Copyright © 2009 軌跡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Laptop Geek. | Bloggerized by Falcon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