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卷必然彊化,不能反映現實知識的原因
曾經有一個經濟學家說過,模型(Model)不可能完美的,它永不可能反映現實世界的一切;如果它做得到,它就不是模型,而是現實世界了。
同理,其實考試中的考卷,也是同一樣子的東西。不論是多詳盡完美的考卷,它也只能把真實知識作很有限度的再呈現。它不可能是知識本身,不然它也不再是一張紙了。
本來這並沒有問題,只是當知識學問來到中國文化世界時,基於歷史文化原因,我們非常熱衷於考試這種東西,覺得把求學中的學生分高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那麼,我們就很必須要認清作為一個衡量標準,考卷乃至考試有甚麼缺失。
人其實是一種會進步的生物,不論是任何一個學科學問,我們都可以看到隨著時間經過,人們的表現就越來越好。
好像說,過去歷史中,帶兵打仗的將領,很多時候都會中埋伏,又或者糧草不繼等等。但越到近代,這種情況就越少,只因為前人的經驗慢慢變成後人的知識,上過軍事學校的年輕將領,都知道情報的重要,和後勤補給的關鍵。
同理地,即使現實世界那麼多變複雜,人們還是可以應付得越來越好;那麼對著一張沒有生命的考卷時,他們一代比一代表現得更優秀,那也是一個必然了。
換言之,隨著時間經過,考卷必定不可能正確反映出學生真正的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那是肯定的事實。
而且,連教育者本身都深刻知道如此,所以有些不容許犯錯的學科上,例如醫學,學生要經實習至少一,兩年才能畢業,也已成常規了。
當出現這種現實知識能力和考卷有差距的情況時,出卷的老師就會承受壓力,他們必須把考卷的內容改一下,讓它更貼近現實。
只是,道理知識只有那幾樣,總不可能今年忽然又增加新內容時,那麼他們可以怎樣做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