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隨記(081028)

on 10/28/2008 07:32:00 AM in

  好想寫小說,但好忙,距離下一個考試只有88小時左右。

  坐在網咖處理一下EMAIL,回一下他人留言的文章。之前坐在我電腦對面的,是另外2個女生。

  我發現只要附近一有女生,我的精神情緒就難免受影響,會變得很不自然,很容易不專心,在這裡完全看不到書。


  在遠處一堆男生在線上遊戲產生的一堆喧鬧和髒話,反而沒有這2個安靜的,偶而在閒談的女生,更分散注意力。

  難道,我真的進入發情期了???(大驚) 天啊,近來怎麼我都這樣子 =v= 唉

  我當時又想,我應該去認識她們嗎?但這次我內心的小天使提醒我:「老大,三思呀,如果你街上看到女生就想走過去認識,很快你會上警察局。」

  哈哈

More......


|
0

on 10/25/2008 07:31:00 AM in

  考完一個試了,但考得不好 v_v 唉唉 
  累+電腦壞掉 囧 遲點再寫網誌。
  雖然近來想寫的東西蠻多的。


More......


|
0

快樂與不快樂

on 10/17/2008 07:13:00 AM in


  近來電腦壞了,所以連上線都少了。筆電拿了去修,忽然間,覺得本來放電腦的桌子顯得有點空洞,而且索然無味呢。

  這也不知算不算是一種成癮,雖然我上線後,也不會跟人講甚麼話,但總覺得無法使用電腦的話,就會空虛。


  曾經有一位讀者朋友問我,為甚麼要選擇跟她交朋友呢?我應該有很多讀者才對,為甚麼會選上她呢?對這個問題,我有點迷惘又好笑,我的MSN是長年不響的,也不會有甚麼人叫我,那你會去選擇接近我,我為甚麼不會當你是朋友呢?

  事實上,我想,如果真的當一個靠寫作吃飯的作家,而需要承受的人際關係責任僅至於此,我覺得真的還好的。我可以閒到每一個人的留言都去回覆,那種情況其實一點壓力都沒有。

  近來自從看了Times的一篇文章,講一個人的creativity(創造力), 似乎往往mental disorder(心理失序)有著關聯。那就是說,有創造性的人,往往心靈都有他的問題,例如抑鬱,情緒化,失落,絕望之類。

  那樣子的理論,令我去反思自己,難道這是天生註定的嗎?原來我的情緒經驗是天生的東西?

  有趣的是,其實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個很不快樂的人。但遇到多年不見的戀人又或者有那麼丁點感情關係的對像時,她們往往一起初就問我:「你還有那麼不快樂嗎?」這令我驚訝,原來我一直在她們眼中都是那麼不快樂的嗎?其實我覺得還好呢,大概都是差不多的樣子。

  我又去問我最後一個女朋友Joan,我真的是個很不快樂的人嗎?她堅定地說:「是,你是我認識的人之中,最不快樂的那一個。」她說,我會不自覺自己不快樂,只因為我太習慣了,我太習慣不快樂的感覺,而令我處之泰然。

  然後我又想去深挖令我不快樂的源頭。我其實到今天仍不能太肯定。

  大概可能是,在我的靈魂深處,是期待著世界是美善的,人是善良正直的,充滿了良知。

  但世界必定不是如此,那種落差造成我深刻的失望,失落和難堪。我總是無法像他人一樣安慰自己,說世界就是這樣的了,就能釋懷。

More......


|
0

考試跟現實的距離

on 10/07/2008 07:10:00 AM in



  其實想寫這些,已經好幾個月了,但一直都沒寫。

  最主要是它並不容易寫,我不是一個愛批評指責他人的人。很多人都會攻擊負責教育的政府機構又或者教育者本身,但問題其實是深遠得多的。那不是一個人又或者一小部份人的頑固無知,又或者內心邪惡而造成,而是整體地,每個人都不由自主,身不由己地一起跳的瘋狂之舞。


  當真的如此時,思考的工作就變成,要把每個部份都拆開來看,又合成整體。那真的很難,我固然可以指出每個地方的過失,但如果我不能把它變成一個巨大畫面中的一塊,那其實難有意義。

  因為此,我嘗試把每個問題都一點一點的來看,再慢慢嘗試合成。那我想,會比較適合去處理這種宏大的題目。

  教育和隨之而來的考試,本身一定是為了現實而做的。如果沒有現實上的需要,那種東西其實並沒有理由去考,就猶如考試不會考電玩內容,甚麼魔法要使用時,要準備甚麼材料等等內容。

  但設計教育甚至考試內容時,卻無可避免地出現偏差。那種偏差的處理方法有很多,小的是改題目,大的是改考試方法。但不論那種也好,似乎一直在打一場必敗的仗一樣,內容怎樣改也好,學生表現出來的相關現實能力,總是追不上期望。

  例如說,很少老闆會放手把管理階層的工作交給剛剛畢業的工商管理系的大學生,那當然不是學生他學習得到的理論,圖表,分析都是假的。他很有可能比白手興家的老闆懂更多知識,只是老闆知道,那是行不通的,一定會變糟糕,至少要等一兩年再說。

  這種落差,空有書本知識卻不能應用在現實中,很多時候矛頭都指向教育者,指他們不懂現實需要,課程落後,考試殭化等等。

  指責他人是容易的,但改變它卻難得多。我想作為教育者,他本身也很多抱怨,他覺得是其他教育者做成問題,於是變成大家都向對方扔蛋糕,一片狼籍。

  但那是必然的結果,教育跟現實脫節,根本是一個本質問題,本質到「球體就是圓的」一般當然。

  每個理論背後,都有一種東西叫模型(model)去驗證它的真確性。所以設定一個好的模型,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例如說,我設定了一個理論是「吃蛋糕的人都會拉肚子」,驗證的模型卻是:「早上,所有蛋糕都被有毒化合物污染過後,才送到大家的手中」,那麼,我的理論一定是對的,只因為我用的模型失之偏頗。

  但模型總不可能是現實,我們無法去把現實所有的元素都列入模型之中,不然模型已不再是模型,而是現實了。

  基於這點,其實我們也可以推論出,教育本身一定不可能做到「跟現實需要完全相符」,只因為它本質就不是現實。

  教育是甚麼?就是把一種知識籍著書本,教授等等方法傳到學生手上,它本質就是一個「第三者」,把「現實」轉達到另一個人身上。

  例如說,軍校把作戰的知識,機槍的使用教給學生,那就是教育。但如果學生真的身臨戰鬥之中才學到,那就不是叫教育,而是叫經驗了。

  既然如此,在這種先天不良的情況下,卻有另一個因素令問題更惡化。

  那就是基於教育者的道德使命感,和精英主義,導致課程內容傾向於越來越難。(理由分析可以從置頂文中看到)內容可以越來越難,但教授的時間卻不會因為這樣而無限變長。一天二十四小時就二十四小時而已。

  當內容越難越多,而時間又不能比例地增長時,就必然只能講「重點」,也就是把事物抽像化,提出幾個要點來,然後研讀記下它們。

  好像說,當要教魯迅的阿Q正傳時,時間不夠講述每個部份,每章情節時,就自然重點地記下整個作品的中心,例如對舊中國文化的反思和批評,精神勝利法,阿Q主義等等。

  從這時候,事情就改變了。

  學生會花更多時間在精讀和分析上,而不是原文,很可能他只把原文看過一次而已。但學生這種行為是理性的,他不可能為了研究某棵植物的生態,就告假三天自己一個走到森林中實地考察。他沒有那種閒時間,他要應付的學業壓力太巨大了。

  結論是,這種落差是必然的,第一是因為本質問題,第二是課程內容和份量越來越惡化時,脫節是唯一的結果。那是用甚麼新的教育方法都無法克服的問題。

  先到這裡為止,不日再講其他。


More......


|
0

隨記 (081006)

on 10/06/2008 07:08:00 AM in

  原來轉眼間,我又一個月以上沒寫網誌了。
  近來就是忙於考試甚麼的,我真開始像個學生呢。考的是SAT,一個美國入學方面的考試。


  蠻有趣的是,考場大部份人都是內地人(我很避忌用大陸人這個字,因為從我長大的文化中,它有貶義),老師說話,不是英文就是國語,本地的廣東話好像不見了。她講國語的時候,我有一種我在台灣的錯覺。
  坐我旁邊的女生卻是個微捲黑長髮的女生,外國人,17,8歲左右,長得很美。
  我會留意她卻不是愛看女生,而是因為她總是不時望著我,雖然我也不知道為甚麼。
  而且,那女生違犯了考試規則 =_= 有點作弊的嫌疑,不過都算了。

  大概又印證了我,果然女生不能看外表這種說法。
  很累,先去睡了,有空再寫。

More......


|

Copyright © 2009 軌跡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Laptop Geek. | Bloggerized by Falcon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