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臼井儀人

on 10/25/2009 02:38:00 AM in





  這篇文有點像我的人生觀。WordPad有時候是個很糟糕的軟體,因為它沒有暫存,於是程式一出錯(而Vista總會出錯),你就失去所有了。Word 也有它的毛病,就是它很愛講你是錯的。一不小心它就用刺眼的紅線劃在你的句子下面,要你認清和承認你是錯的。

  但比起總叫我失去太多的WordPad,我決定以後只會用Word了,我已老到不想再失去甚麼。那怕那只是我的文字也好。
  這篇其實是悼文,近來發現,我只覺得這種文字還有點寫下來的價值,很多感覺我都讓它過去就算了。
  現在,我要把我曾有過的感覺的文字又要再重寫一遍。
  可恨嗎?命運總是這樣子的,但人能回應的方法就是如果有困難,就要活得更好地走下去。
  所以我要寫得更好。
  今天很意外地,知道了臼井儀人先生過世的消息,蠟筆小新的作者。一個人登山,從山上掉下來,就這樣的死了。死的那麼突然,像個太短促出現的句點。
  我看很多漫畫,它不是我最喜歡的,但卻是我跟我媽,唯一共通的漫畫語言。她喜歡的卡通並不多,宮崎駿的有看,但最喜歡的是蠟筆小新這故事。她對母親美冴的感受很深,她說,我小時候就像小新一樣頑皮,所以她很懂做母親的那種頭痛。
  我聽了後,我常常都去留意這小孩子,然後拿他來跟自己比較。在我心裡,他不知不覺間,變成了一個認識的人,另一個我的投影。
  許多年過去後,小新並沒有長大,而我卻老了。
  在那個永不會改變的幻想世界中,他永遠都只是五歲而已。雖然我一直都有想像,這個孩子長大後會變成怎樣的人呢?會像我一樣嗎?還是跟我一點也不一樣?會是一個充滿住生命原則的人嗎?
  只可惜,一切都無法知道了。鏡子的另一邊是現實,我身處的世界是殘酷而悲傷的。
  小時候我不算很愛蠟筆小新,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我無法投入家庭生活之中。那是跟我無法相連的感覺。我沒有家庭,我沒有像野原廣志的正常爸爸。我的父親是個性格很有問題的人,而跟他的相處叫我總是很疲累。其實我內心深處,很妒忌小新他擁有我一直連想像都沒想像過會有的東西。
  他的世界是溫暖的,我不知道日本人的世界是不是都這樣,如果是,他們真的太幸福了。
  來到紐約後,我才深深知道,果然是香港這城市有問題。很多痛苦和難過的感覺都消失了。除非我遇到另一個中國人,不然我很難會不快樂。
  不是說,我討厭中國人。只是很多時候我無法信任。
  尤其她是女人,年輕的女生。
  愛情其實比虛構的故事更虛假,像河中的月亮。誰能說月亮不在存在呢?它就映照在河中。但你別想去摸它,不然你只會淹死而已。
  怎也好,我無法融入家庭的世界中,但我卻深深感受到小新這孩子的生命力。他總是超越常理去想事情,而這跟我其實是一樣的。我真的想知道,如果他長大後如此,他會活得快樂嗎?他會不會又受到壓迫?我不知道日本人的世界會怎樣,但中國人世界的我只覺得窒息。
  我英文科的教授很喜歡我寫的東西,我用英文寫的東西。我曾跟她談到,我在中國人的世界並不快樂,在學校很痛苦。她說,這不要緊,因為這裡已經是美國了。她覺得很有趣,因為她意外原來在中國人世界,一個學生如果想事情不同,是會被認為是錯的。我心裡想,畢竟立足點不同啊。美國人從一開始就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所以早懂得也相信那種接納包容不同文化的觀點,而且它必須懂,不然國家早散開了。
  相反,中國人一直只有漢人,自然可以不接納少數的異類。
  又講到自己了。但這篇文只為了我心裡的臼井儀人先生寫的。
  其實在看他蠟筆小新的時候,就是九十年代中吧,那時候蠟筆小新才剛剛出現。我更看過他在色情漫畫雜誌中,畫的四格色情笑話。
  那是我感受很深的一件事,因為我想,他跟很多藝術者一樣,走的路都不好走。有選擇誰喜歡一直畫那些低俗的性笑話呢?所以那時候也為他高興,至少他畫到,他喜歡的東西。我記得當時曾聽他講過,他無法維生只能一邊做貨車的司機,他以為要放棄畫畫了。
  死掉就真的甚麼都沒有了,十百二十米的高度,就失去了所有了。之前其實來美國之前,我有次在香港爬山幾乎也摔死了,但我也沒寫下來。
  事實上,我太多東西已不想寫了。
  我慢慢遠離那個過去的自己,那個不值一文的自己。但真正的我,只覺得更空虛,更空洞了。
  我已無法愛上甚麼人了,雖然寂寞依舊。
  也不覺得會被愛。
  蠟筆小新,那個曾屬於我過去一部份的東西,也消失了。它像故居的一面牆般,當時並不起眼,但它卻是你回憶,你的過去的一個部份,一個支柱。
  野原新之助,那個我永遠無法知道會變成甚麼的優秀天才兒童。他的人生可能性,也只能是個謎了。
  當要消失時,我才發現,其實我是多麼喜歡這個靈魂自由,不害怕遠離世俗,敢於去叛逆,敢於為自己生命塗上喜歡顏色的孩子。
  我是多麼的喜歡他,因為他就像我一樣。雖然他有快樂人生,健全家庭,愉快的心境;這些都是我沒有的,但我還是喜歡他。

  最後,我貼上有關作者生活的簡略吧。人的一生在簡略下,是多麼的輕描淡寫。但成也好,敗也好。這就過完一生了。
  老實說我真希望我可以再次快樂,再次被愛,能再擁有滿足的人生......用「再」這個字也是有點錯文法的。
  因為或許其實我不曾有過。


  臼井儀人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一出生在日本靜岡縣,在埼玉縣立春日部工業高中畢業後沒有能夠考上大學,後來又草草讀了半年技術學校,可能覺得自己未來 不會成為技術人才,就乾脆輟學了。接著,他一邊白天打工,一邊晚上到夜校學習設計,自己畫點漫畫。一九七九年到一家廣告公司就職。一九八五年,他開始在周 刊《漫畫ACTION》發表四格漫畫《不良百貨公司物語》。可是,當時日本社會還不認同這種四格漫畫,覺得其一是不好拍成動畫片,二是吸引不了大範圍的觀 眾。他著實坐了幾年「冷板凳」。一九九零年,他在雙葉社的成人漫畫雜誌上推出了一個新連載,講述一個色色的小孩子日常生活的故事,沒想到一炮而紅,連載第 二年被拍成動畫片,一時間到處都是「小新熱」。
  據悉,目前在日本朝日電視台播放的《蠟筆小新》卡通片的手稿只存檔到十一月。《蠟筆小新》是臼井儀人的代表作,這部漫畫以崎玉縣春日部市的幼兒園兒 童野原新之助為主人公,通過小新的「童言無忌」表達了社會百態與人世辛酸。該漫畫於一九九零年八月由日本雙葉社的《周末漫畫action》開始進行連載, 後來被搬上電視和舞臺,享有國際聲譽。

More......


|
4

草原

on 9/06/2009 03:31:00 PM in




  「我就知道,這是個夢,我在夢裡。」女生心裡想。
  為甚麼呢?
  她打開了房門,看到的不是平日那長二平方米的狹小走廊,而是廣大的,無邊無際的草原。草長像書桌那麼高,隨著微風擺動。

  晴空,太陽和暖,像無際又溫和的湖面,那片草原直達天邊的交界處。
  關上門,走在床上,她抱怨地想著:「真白痴,誰想一想,都知道這只是個夢嘛。」女生的心情並不好。
  她討厭做夢,很討厭。
  「夢只是不設實際,無法實現又影響睡眠品質的東西而已。」女生平日如此這般的跟朋友說。
  她也忘記了,是甚麼時候開始討厭做夢。往日她是喜歡的,但從甚麼時候開始,就變得不喜歡了。
  怎麼辦呢?她百無聊頼地環視著房間四周,到現在還沒有醒來,明天要早起上課啊。
  整個人倒在柔軟的床上,她側著身子,把臉半埋在孰厚的枕頭中,看著眼前的空氣。
  好無聊,不止現實無聊,現在連夢也變得無聊了,究竟甚時候才能完結,甚麼時候才能走出去呢?她想。
  真討厭。
  她抬起了眼眸,看著床旁邊的書桌,它工整而端莊。
  就是它了,這可惡的東西,就是它令我做了這個怪夢。
  女生看著書桌上,打開的書本,和空白的原稿紙。
  要寫一篇小說。老師說要寫一個短篇小說當做是中文科的功課。
  我想必就是在想這個時,趴在書桌上睡著了吧,女生看著書桌前,空盪的椅子,這樣的猜想著。
  夢啊,原來我還能擁有的,我還可以做的,就只有這種空虛又無意義的夢嗎?女生整個人無力躺在床的中間,看著屋頂默默想著。
  已經是所有了嗎?生命已沒有更有趣的事了?
  其實我也不喜歡寫作,我很討厭寫作。它一點意思都沒有。反正大家都各自說著假話,不是嗎?女生心裡有些氣惱。
  甚麼都是虛假的,空泛的,偽善的。
  寫甚麼旅行遊記,寫甚麼畢業感想,寫甚麼學校恩情,寫甚麼父母仁愛,寫甚麼家庭和睦,寫甚麼將來志願,甚麼都是假的。
  反正大家就只能這樣子嘛。
  每個旅行和見聞都是豐盛的,每次對老師都是充滿感激,對父母也是充滿親愛,對學業也是滿懷期待。
  謊話連篇。
  但不說謊又能怎樣呢?寫真正東西只會後患無窮。
  我能誠實地在紙上說,我根本沒有夢想嗎?我只想找個真正愛我的男朋友,一個不要只有在做愛前才說愛我的男朋友而已。
  啊,性是禁忌的話題,寫出來一定會被記過處分吧,課後的輔導,家長父母的約見也免不了。
  又例如某個老師很討厭,我如實寫出來也肯定沒好結果,學生都應該尊師重道的。
  而且我家一點也不和睦。
  上次旅行我只想快點回家,天氣很熱,還要下雨了,大家像被趕的鴨子一樣,四處迫來迫去。都幾多歲了,連自由活動的權利都沒有。
  算了。
  每次叫我作文,我就覺得很惱恨。那簡直就像一個被毒打的囚犯般,都被痛打一頓了,被打到以後只敢甚麼罪都認了,官員還要對她裝一副正義的臉孔,說這裡其實很公正,你可以隨便講話。
  得了便宜還賣乖。
  唉。
  所以我說,其實這個世界沒有夢啊,只有錢,利益,自私和偽善而已。
  但是......
  女生走到書桌前,拉開了抽屜,拿出裡面的一疊紙張,上面都是她畫的畫。她珍惜地一張張地重看著。
  那不是甚麼高深和藝術性的畫,只是模彷少女漫畫人物而畫的人像而已。女生畫得不錯,但也僅限於頭臉,身體和四肢她就不太懂得畫。而且如果叫她畫不是俊男美女的人類,例如老伯之類,就力不從心了。
  但她還是喜歡畫畫,即使現在畫得不好,她還是喜歡畫。
  其實她是有夢想的,那就是當個漫畫家。
  只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夢想這種東西,只要懷著的話,就等於要破碎了,一定不會實現的。
  如此這般,這種害怕的心情令她想都不敢想,她不敢幻想自己可以成為漫畫家,尤其住在不能靠它吃飯的大城市裡,她更不敢去想了。
  她溫柔地撫摸著紙張,心裡想,是呢,我還有值得我活著的事。
  女生看著窗外,天空依舊蔚藍,花草遍地。
  我還有希望,我還有......她不禁深深吸一口氣。
  就等這夢完結後,我要好好再畫畫。女生下定了如此的決心。
  也是對自己的約定。
  只是,那也是她永遠無法完成的約定了。
  至少不能在那個世界中完成。
  就在昨晚,她趴在書桌上睡著的半夜時,這城市忽然地震了。
  六層高的大樓,就整個瞬間倒了下來。
  她埋在三層樓變成的瓦爍堆中,幾乎是立刻死去的,死亡速度快得連痛的感覺也沒有,也令她的夢永遠可以延續下去。
  只要,只要她肯再對外面懷著好奇,對四周感覺到新鮮而走出房間──也就是說,她決定用真正的態度去生活,而不是像往日般,行屍走肉,得過且過地當個學生的話──她就會發現,這芳草遍遍,風和日麗,鳥兒歌唱的世界,其實就是死後的天堂了。
  當然她暫時是不知道的,但要多久呢?誰也說不準,因為在天堂裡,是沒有時間這個慨念的,有的只是永恆而已。
  「啊,我想到那篇功課要寫甚麼了。」女生靈機一動,在空白原稿紙上寫上了字。
  短篇小說的第一句是這樣子的


  「我就知道,這是個夢,我在夢裡。」女生心裡想。

  


                  (全文完)



More......


|
2

從電子子說到間桐慎二

on 8/10/2009 04:06:00 PM in




  這個題目很想寫很久了。
  首先講一下甚麼是電子小說吧。
  某方面,它可以說是比較新穎的文字創作媒體,不是把小說內容變成易於在熒幕閱讀那麼簡單,而是結合了聲音和畫面,去營造出不同的氣氛。

  也可以說是,一部字幕太多的電影。
  人們可能想,那又有甚麼特別呢?只不過是小說的文字版本加一些音效和視覺而已。
  但對作者來說,它卻代表了很劃時代的意義。
  幾乎任何時候,作者都要面對一個抉擇,就是甚麼應該寫和甚麼不應該寫。
  要寫一個字很容易,但叫人看就難得多,不少新的文字創作者,就是有著這個毛病,不應該寫的東西,卻寫太多了。
  電子小說就是,畫面都出來了,很多東西都變成了「不用多寫」。
  好像說,背景,尤其是不特別的背景,不用多寫,人物的外觀不用多寫(都已經畫出來給你看了),甚至連他們之間的表情變化也不用。
  當然,也不是說完全不用,而是用一種比較不同的方法去寫。
  「她的臉瞬間露出厭惡的皺眉表情。」←傳統的版本
  「她把我當成是幾天還沒扔掉的垃圾般看著。」←如果是第一人身的話,會用的新版本。
  後者可以用,更抽像的,跟相關視點結合的貼近寫法去做到,它省了很多作者的功夫。
  畢竟,小說只是文字,萬千文字,有時候還不及一張畫傳神呢。
  於是,也可以講,電子小說的文字,是不能拿出來光閱讀就有很好的效果,它已經跟聲光結合了。聲光不是配襯,而是成為它的一部份,沒有它們,單是文字,是不完整的。
  這層意義上,它確實比較接近電影劇本了。
  而另一個只有電子小說才能相當輕易達到的優勢,就是多線性的發展。
  作品,再優秀的作品,技術上也只能把時空存在一次,時間發生一次而已。它不可能回答「如果」,「或許」,「可能」之類的問題。
  而電子小說可能是出自電腦遊戲吧?(猜測的)似乎有著一種很有趣的傾向,就是給讀者也參與其中,去做選擇。
  選擇可以很不同,例如故事主角今天吃飯還是上學,又或者追求那一個女性(戀愛文字遊戲常有用的東西),又或者對於剛才的揮劍攻擊,主角應該跳後還是硬擋住?(動作文字遊戲)
  這當然有其好處,例如令讀者更投入參與劇情和氣氛之中。他知道自己的選擇會決定生死的話,自然更感受到當時的危險氣氛。
  但比起這個,更有趣的選擇是,將幾本小說變成一本小說那一種選擇。
  就是說,完全不同的劇情其實是有三個的,只是大家都共用同一個佈景版和同一群演員而已。
  這種寫法很有好處,但它好處在那,先要了解一下傳統的文字創作,故事推動的結構。
  一般來講,是創造了人物,豐富了他們的個性,再讓他們把故事推動,這種次序是最典型的,故事很少能脫離那種風格。但在這裡,豐富他們的個性,不單是指,甚至往往不是指,甚麼人物描寫之類,而是從已發生的事和將發生的事,去把人物的個性深化,而它們往往也是故事的某種推動。
  例如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就有著同時是人物描寫和故事推動的意義來。但本質上,它的目的就是豐富人物個性了。
  電子小說的好處是,如果它有三段劇情,它可以說有三次機會去豐富人物個性,又或者另一個角度是,它省了很多其他的描寫功夫。
  好像說,主角只要描寫一次就夠了,往後可以更把精神放在故事的推動上。
  又或者,本來只寫一次不可能豐富的人物,卻擁有三次的機會了。
  例如一些,只出場幾次就死掉的配角,她可以在其他故事出現,就多了很多深化她人物,個性的機會了。
  我用近來我很喜歡的一套電子小說來做例子。
  Fate/Stay Night
  其實故事有三個劇本,有些人物在這個動作戰鬥故事中,只出現一會就被主角或其他人殺了,對於它們,用傳統小說去寫,往往只能像金庸那樣,令敵對的兩方人物相遇卻偏偏常常大家都能安全保住的,例如一方逃走了之類。
  相反,電子小說作者卻有那種餘裕,去讓場面多次出現,而且用本來是時空矛盾的方法去表現。
  好像說,那個故事中有一個小女孩人物伊莉雅,她在第一個故事成為了主角的好朋友,寄住在他家。第二個故事則描寫她跟她怪獸僕人之間的愛,他為了保護她而死,而她也死了。第三個故事她又活過去了,最主要的角度是她失去了怪獸僕人,被他背叛時內心的痛苦。
  那種將個別人格用很深刻又不同角度去描寫,那是傳統小說無法做到的,一般來說,作者只能選擇一個而已,死了的人,不能再死一次,就不能寫他兩次死亡之間的心態不同了。
  那故事有三條故事線,一個叫Fate,一個叫UBW,一個叫Heaven's Feel,讀者一定要順這次序看。
  一般來說,人物都會說,單論劇情是Heaven最好,UBW次之,Fate最弱。
  但從作者角度去看,是因為後兩個故事,往往已不用再負上創造人物,深化個性之類的責任,而可以盡情的去發揮故事性。
  而且,之前的個性舖排反而變成了一個最好的伏筆。好像說,Heaven最有趣的劇情是,前兩個故事的乖乖女配角,第三個故事卻顯露扭曲和真實的人性,變成故事中最大的壞人。那種震撼的劇情轉變,首先就是先要在前兩個故事做好舖排,才會到第三個故事「修成正果」。
  簡而言之,電子小說真的是一種很有潛力的媒體,很希望有機會去嘗試看看。
  講到這裡,我就想去講間桐慎二這個,在Fate/Stay Night裡的小人物配角了。
  喜歡這故事的年輕人很多,動漫裡它們被同人化的比例是極高的,故事人物實在很鮮明豐富,很有做二次創作的餘地。
  但其中有一個人物,我想真的沒幾人感興趣的,就是他了。
  這個間桐慎二,可以說是作者的最好朋友。
  三個故事,好人壞人每次都有換位,例如第一個故事中最大壞人,第三個故事,他卻是主角一個很重要的助力朋友。又或者第一個故事的幫手,第二個故事卻無論如何都想要主角的命。
  唯獨這人沒換過。他是完全,徹底的壞人,還是那種小人物的,毫無價值和討人喜歡地方的壞人。
  結果呢,故事中的壞事,都要他幫作者完成。例如他想侵犯第三個故事的女主角,令她終於精神崩潰,變得性格扭曲。第二個故事他穿針引線,把不同人物拉起來對付主角。
  如果說,每個故事人物都曾有得到救贖,有成為好人的機會的話,間桐慎二是完全沒有的。
  不論時空歷史怎樣走,他注定了只能墮落而已。
  這令我深思,是不是他有著某種個性上的缺點,注定了如此呢。
  其實這個壞人常常讓我想到自己,某方面也算不幸,正直美善的主角我沒想到,結果卻發現人人輕視的角色,卻跟自己有很多相似之處,哈哈。
  本身是傳統魔術世家的間桐家的獨子,本來是很光明的一生。擁有金錢,地位,名聲。
  只是,間桐家的血脈已經沒落了,一代不如一代,生下來的魔術師已無那種天賦的才能。
  到了慎二父親那代了,已經變成了完全無魔術能力的普通人。
  於是家族用外交手段,接來另一家族的女兒當成是養女,一個另擁有魔術能力的人,去承繼間桐家。
  那是一個秘密,年幼的慎二並不知道這個妹妹是為何出現的。他仍以為,光環和成就仍在自己身上。
  他仍在死背硬記那些,對他已是無用的魔術符文,那些他不能用,也無用處的東西。
  他輕視他妹妹,但同時疼愛她,覺得她笨笨的,不太會說話。但不要緊,有我這個哥哥,她不會吃虧的。
  直到有天,他走入地下室,看到妹妹在進行魔術儀式,才終於懂得,原來間桐家的未來主人是妹妹,不是自己。父親和爺爺怕傷了他的自尊,一直都沒有言明。
  然後他的世界扭曲了,上下反過來了。那個無用之人不是妹妹,而是自己。那個高高在上的人其實是她,
  本來就以為自己是箐英,以為自己是光榮的人,一生深信比人優越才是存在價值的人,現在卻掉到泥沼裡。
  他變得憎恨,痛苦,而更大的是自我輕視。
  自我輕視的人,有著一種像肉食性怪物的本質,就是永遠的飢餓。
  他們無時無刻,都想填補那個自我價值崩潰後造成的精神空洞。
  慎二不放過任何一個輕視他人的機會,來暗示自己的優勝。
  他也不放過任何一個自我表現的時機,在他眼中,同學遠板澟是他最渴望的對像,正在興盛的名門世家的承繼者,任何方面都是最優秀的人才,品學兼優。
  他很想讓她留意自己,但她卻對自己毫無好感。那更加深了他對人世的憎恨,更證明他人是輕視自己的。
  事實上,對方只是受不了自己的自大態度而已,但自大真正的本源就是自我價值的崩潰而造成的吞食。
  驕傲來自自卑,憎恨來自痛苦,互相扭曲的他,一直做的事,就是向無辜的人「報復」,他幻想他人都是輕視自身的,所以他其實不是自大,只是在反擊而已,像維護自己的最後尊嚴。
  我最深刻是,原來那種人無論如何,不論命運怎樣,他也只能墮落而已,那令我非常自省。
  事實上,我早知道吞食我的,不是來自身外的痛苦,而是那種「只有比他人優越的生命才是有價值的生命」,那種根深蒡固的想法,從我很小時候已經有了,大概是孩子的時候我已很聰明,就令我以為,那種人才值得活著的。
  結果,當我做不到時,就變成了一種深刻的憎恨和自卑。我憎恨周圍,同時又深深否定自我。
  事實上,我的觀念就是我痛苦的深根,決定我價值的,其實不應該是我有沒有比他人優秀這點之上才是。
  當然,活在中國人社會,活在一個最商業金錢的大城市,我能擁有那種美好的思想,不以與他人比較來肯定自我,真的有點難度呢。


More......


|
2

土地

on 7/26/2009 02:48:00 PM in


  又或者是,我應該叫它做家嗎?
  曾幾何時,我希望把自己的網誌,變成一塊我可以永遠停留的土地,又或者是一個家吧。
  但我還是變得想遠離似的,從3月多到現在,已經4個月了,也就是1/3年吧。
  我很了解到,我遠離的不是網誌,而是我想遠離自己。


  寫小說的人,跟畫一幅畫的人不同的地方是,後者是可以很感性的,讓情感帶到你去終極。甚至你無需理會你的思緒,就這樣讓它扭曲下去。
  但相反,構成小說的話,作者被迫變成了一個世界,要充滿著客觀和平靜,要將所有東西包容,同時又明白到所有的關係。
  那樣子時,我發現到自己在寫唯,進入了一個很艱難的瓶頸。
  就是,這篇在講自己的小說,對於我來說太貼近了,貼近到我變成在講自己的痛苦多於在寫小說。
  視線變得模糊,變型,壓迫。我好像根本看不到自己在寫甚麼了。
  歸根究底,就是我在心情很艱難的時候,去開始創作吧。
  比起面對,唯是完全在沒有愛和情感的時候再動筆的。面對寫的時候,雖然是虛假,但至少我還活在一個安定和信心的內在之中。
  但重寫唯的時候,我甚麼也沒有。
  我有種感覺,我會不會是全世界最不適合寫它的人呢?這本講述真誠的愛和拯救的小說,今天再拿起筆時,才發現我寫得多麼吃力。
  吃力到,我好像連人物下一句話,都不知道會講甚麼。
  但至少,我近來有一點進步,就是艱難和辛苦時,我會回來這裡,把東西記下來。我不知道會不會好過一點,但至少,即使是幻想也好,我想有一個能信任的家,像土地的東西。

  近來看奈須茸的作品,很有名的日本小說家。剎那間很羡慕他能做出來的東西。Fate/Stay Night是我很喜歡的故事,雖然本質上是很青少年的作品,但作為主角的幾個人物卻很有深度。
  最重要是,它有趣。
  寫唯我好像陷在泥沼中,並不有趣。
  我變成好像很妒忌他人了。雖然寫東西的人好像很藝術,不應該會有那種情感。但我並不是如此優美之人。我深深妒忌著他,因為我感覺到好像自己的時間都是白花的。我用太多時間去哀傷了,而我很後悔。
  看到這些文字的你,真對不起,讓我像喝醉的人般,胡亂說一下話吧。


More......


|
0

第一人稱的同步到鮮明的人物

on 7/22/2009 11:22:00 AM in





  網誌,也很久沒寫了。
  從很久以前,我就覺得我並沒寫出好網誌的才華,因為其實我並沒有那種講話的能力。
  當去寫作小說時,用第一人稱的話,也察覺到那一點。
  可能是長久的習慣,寫下來的,都是結論,結果,之類的東西。


  例如:

  於是我就選擇了去某個地方,因為認為那才是我的歸所。

  但接觸更多日本文學時,至少是現代的,他們用第一人稱時,用一種比我更貼近靈魂和自我的方法去寫的。
  如果用上面的句子,就會變成
  「啊,那裡去嗎?我腦中出現了景像。
  雪在紛飛。
  在心頭隱隱地湧出了熱。
  我知道那是甚麼,從前也試過,長久的離開,幾年後終於能回家時的感動。
  甜餅,熱茶,像沒有盡頭的藍天,仰望地平線上的山。
  歸宿這個字,和它所象徵著的一切,令人感到溶化又很溫暖呢。」

  字數不同,很難比較。就是想說,他們有著一種更貼近的,能產生共鳴的文字。
  是的,比起任何地方的文字,日本文學似乎很追求心靈的同步,共鳴。
  在這方面,他們的第一人身寫作,真的棒極了。
  也是我仍做不好的東西。

  另外,另一個我的缺點是,
  覺得自己寫的人物,太過......怎麼講,就是成為事件的觀察者,而不是創造者。
  意思就是,我無法將他們刻劃得更鮮明。
  事實上,現實的人類就是不鮮明的,每天我們有複雜的感覺,而且矛盾。
  但人們在看書時,似乎更喜歡一些很鮮明的角色。
  即使是性格矛盾也好,請給我看到鮮明地矛盾的人物。
  
  真是諷刺極了,那麼長久地追求活人的我,才發現追求活人反而不能把一個人寫得更現實更好。
  因為活人跟小說人物,其實太遙遠了。
  小說人物只會有著,觀念上是統一的人格。
  意思就是,真正的關羽,一定有著更多跟形像不同的個性。
  他年輕時殺過人,因此逃命外地才遇到劉備。他是劉備勢力的第二號人物,位高權重,功名富貴。
  他有家庭,他有愛人,他有子女。
  他有自己的野心,也有自己的悲痛。

  但作為小說人物,那些代表著活人的東西,是多餘的。他已化成了忠義心,武聖。
  只有那些東西存在的關羽,就是小說人物了。
  如果再去寫那些多餘的東西,讓他變成活人,反而不是小說了。至少不是一般人感興趣的小說。他們往往拒絕去接受那種,其實跟自己一樣的真正人格。
  可能不夠浪漫動人吧?

  於是,最後我竟然要反過來把人物變得虛幻,片面,那才是真正的小說。
  這就是諷刺了。

  這篇都講寫作的,也是我在忙的事情。
  其他之前的留言,等我晚點會回覆的。
  照片是一個我最喜歡的女性人物角色(動漫系列),男的話,最喜歡的人物是朴文秀。
  女的就是她了,一個叫Saber的人物。
  喜歡已不能很好地形容那種感覺,是更深沉的東西。
  但我又不是迷戀二次元空間角色的動漫支持者。
  那不是錯,只是我缺少迷戀東西最需要的能源。
  那就是光和熱。
  
  怎也好,也是因為她,令我繼而想起這篇的東西。
  回去寫我那沒有意義也不好看的小說了。


More......


|
4

海角七號到藝術創作

on 3/13/2009 03:24:00 AM in


  其實這是一部2008年很流行的台灣電影,很多人都看過了,我也不是寫影評,只是它給了我很多感觸,尤其是創作方面。
  看它時,第一點很感受到的,就是它是真正的像台灣,人和事,說話,風景,氣息,都充滿了真實感而不濫情,我能明白台灣人為何會喜歡它。


  前後我在台灣住了半年,這不是我一個討厭的地方。但我打開電視,看到的電視劇,跟我了解的台灣是兩回事,它似在講另一個世界。對於香港長大的我,倒是不覺得奇怪,因為香港的電影劇也是如此。
  在海角七號裡面,表現出來的,卻是未經扭曲的真實感情,那實在很有趣。
  中國人是很會做生意的一群人,他們或多或少以此自豪。這件事也令我深思(畢竟我對經濟學也很有興趣),排除了甚麼藝術追求之類的東西,純綷在金錢追求上,中國人在大眾藝術方面,採取的手法是不是最能賺錢?
  海角七號的做法,其實跟那種安全的,保證「賣座」的方程式並不相同(中國人很愛追求這種方程式),它用很多人物的短故事穿插一個主線,其中不時朗讀七封從前的信。
  基本上,計算上的愛情片不會那樣寫,那太老土了,還講二次大戰以前的事幹嘛?而且其他人物老中青都有,又沒有明星臉(有趣是,他們其實全部都是音樂人),這種電影怎會賣座?沒有大量明星,沒有帥氣的服裝,沒有設計浪漫的愛情,甚至沒有愛情片一般都有的東西。
  那就是主角的死黨朋友。
  在寫故事方面,過去可說是千篇一律的,死黨的用途,就是製造氣氛,拉近男女主角的關係,甚至深奧一點的,就是給男女主角解說自我的機會。(例如對死黨講出自我心情等等)
  但這個故事在平淡的表面,使用的創造故事手法,卻很技巧。它不用那些已用到濫的舊方法,而用自己的方法去說故事。
  事實上,那是一大堆小人物的故事,作者想寫的,是那一個傳統的小小台灣,其實地方才是真正的故事主角。要表達出地方,就要寫人,但只寫一個人卻流於片面,寫一堆人又顯得複雜。於是就找一個主角去把所有人物串連起來。
  在創作上,那是相當明智的,做藝術小說的人,往往有時候對細部做得太深入,令主題不清晰。但相反,如果我們做得太淺,又會缺乏劇情。
  於是作者就會選擇這種人物交織的手法,很交錯地將所有人的小故事連在一起,那種做法其實很有技巧和考慮的,每個人的小故事加在一起,就不會顯得單薄,也不會像太在意寫一個人,而顯得顧此失彼。作者也安排把所有人不時跟其他人物相遇,而很側面地寫出每份人心。
  例如,那個粗魯的交通警察勞馬,在火爆的背後,他那份溫柔的心,作者不會像其他人般,配上濫情陳俗的音樂,叫他自言自語朗讀出來,而使用劇情場景,他在宴會上喝醉了,看到人就拿出錢包裡的照片,說這個就是他老婆魯凱公主了,如果看到她,請叫她回來吧,他已不再做危險工作了。
  那種男人的哀怨和思念,用說話去講,就太假了。作者就是用了一種很真實的方法去感受生命,表達人物。
  又例如安排他到海邊,遇到那個只有十一歲的小女學生大大,又講那種大家都聽過很多次的話。平日老成看不起他人,對何事都不屑一顧的她,卻溫柔默默地在他額上吻了一下,然後他就哭了。那也是寫得很好的一幕,描寫她那種早熟而心靈的內在,那種不是冷漠,而是熱切融化一切的心,作者也不用要她朗讀,就是這麼的一幕,就表達了。
  題外一下,我很喜歡這個配角。我小時候就是像她那種死小孩了,一副臭臉,不言不語,彷似活在一個他人都看不到的另一世界。只可惜童星太難有好演技,看得出導演避重就輕,儘量對她的描寫都淡淡的,不會太深入,免得做出來的效果不好。
  那等於甚麼?等於其實這電影不是甚麼巧合,碰巧,偶然擊中觀眾內心而大賣,而是作者(這裡叫導演)是真正有實力的人。他竟然用那麼淡淡普通的筆法,去建構一個如此多線複雜的故事。

  看維基百科,這電影大賣5.3億台幣,我想那是其他電影公司無法預料到的。因為導演魏德聖似乎一直尋找資金有困難,最後通過政府機構協助,向銀行做私人借款2000萬才能開拍。
  不會投資,就是認為不會賺錢,所以電影公司都對他搖搖頭。但問題是,後來真的大賺了,討論商業時我只愛講事實,事實就是他們的判斷和做生意是錯誤的,不是行得通的。
  從很久以前開始,人們就講,藝術和商業不能共存,所以老闆們,做決策的中層都拒絕藝術,說它是不能賣錢的東西。
  問題是他們自己的東西又何曾賣錢?結果觀眾讀者選擇「入口」外國藝術作品。看的是日本漫畫,韓國電視劇,美國電影。好了,跟著那套所謂現實的經營哲學又何曾賣錢了?還不是一樣半死不活?
  這是一個好問題。
  我不了解電影導演魏德聖的人生,原來他四十歲了。海角之前,只有在七年前拍了一部五分鐘的預告片,只求有電影公司肯注資拍攝。(當然結局是沒有了)
  那真震撼,原來那是他的第一部電影呢。
  四十歲的人生,在之前的三十九歲,是不是一直被視為某個才華平庸,一生注定無成的藝術者?他是怎樣活過來的?那麼有才華的人,他痛苦忍受了那麼多年的冷待,心境又是怎樣?
  在處理藝術和商業關係時,我覺得現在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那些能做決定的人,它叫老板又好,叫電影公司負責人也好,叫出版社編輯也好,他們的做法是無法賺到錢的。當他們講,主流是這樣,那種這種題材不會在香港台灣中國大陸賣錢時,外國相同的另類題材卻在中國人地方賣錢,那應該怎樣解釋?然後他們臉不紅氣不喘地修正一下,要求藝術者又去做相同的模彷東西,繼續堅持相同的理論。因為往日的另類,今日又變成主流了,主流當然我贊成,我一定投資。
  簡單而言,他們對事件解讀是,藝術者在偶然之下,發現了能生金蛋的母雞而已,而不是在藝術商業化方面,自己出了問題。
  我頗肯定,自從海角七號大賣後,電影公司的臉就變了,以後對投資本地鄉土氣息的愛情電影,一定手鬆了很多,甚至主動要求,非這類不拍,然後一堆模彷的又出來,他們希望又掘出另一個魏德聖。
  其實藝術就像吃東西,看似人們習慣吃相同的東西(我只習慣吃飯,無飯不歡,因為我是中國人),但深層我們都追求獨特與別不同的口味。也就是說,不是台灣鄉土真實愛情電影賣錢,而是創造性和獨特能賣錢。
  不是說,獨特的東西就一定是好的,而是好的東西,一定有其獨特之處!
  對藝術商業化的理解,以為群眾只是一群喜惡難測的精神病患,今天流行A就一窩蜂A,明天流行B就一窩蜂B,其實是錯誤的。雖然觀眾讀者口味不一樣,每個世代,甚至某幾年,熱衷的東西都不同,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喜歡追求獨特不同的東西。
  讀者不是群被飼養的豬,喜歡一直被餵食相似的東西,不論你的食物經過多少精密計算都一樣。
  在現實面,我能理解老闆恐懼把一大堆錢扔到不知名的人手上亂舞,拍出一堆屎怎麼辦?
  那其實不用害怕,因為必然有人拍出一堆屎來,那是注定的。
  在一些高風險的行業,例如探採石油,公司都採用一種方法去平衡風險。好像說,如果探採的土地有石油的機率是20%,那麼我同時開探五個好了,機率上會給我一個成功的機會。
  做藝術也是如此,誰說你應該把所有錢投資在同一個計劃上面?你把資源分散到一大堆不同的藝術者上,自然有好的作品能跑出來。
  至於不好的作品,那是注定必有的,你害怕有壞作品,就不能找出好作品。
  而不是像現在那種,冒死100%堅持有石油才肯去探。那其實行不通。
  第二點是主題選擇上,唸商業的人講一大堆甚麼市場分析,心理結構,調查喜好。這些我也會,我也懂。但藝術不是科學,你相信你分析出來的結論而要求藝術者做相同的東西,表面上是萬無一失的穩賺。
  問題是,沒有好作品是必定不能賣大錢的,而勉強藝術者去做某一種作品,他也一定做得不好。
  藝術者本身不是研究市場的人,但當他是藝術上的製造者時,他過去現在甚至未來,必定同時是一個藝術的承受者,那就是他必定同時是個讀者(如果他是作者),觀眾(如果他搞電影),又或者聽眾(如果他搞音樂)
  那等於甚麼意思?意思就是,藝術者本身必定有著一種獨特的直感,令他感受有甚麼是新鮮的,好的,能感動人的,有趣的。
  如其多番計算,不如在風險平衡上做好計劃,然後在有限損失的前提下,讓藝術者放手一搏。

  當然問題又會變成,為何藝術市場上的公司們,都會過去選擇那種其實不賣錢,只能吊命半死不活的方法去營商。那極度有趣,因為外國明明有一大堆成功例子,為何本地的出版社也好,電影公司也好,還是執迷不悟?
  最合理的解釋是他們不相信本地有人材,他們不相信本地能做出賣錢的東西,他們會花錢去買外國小說的版權然後翻譯做中文,但卻不會投資在本地的藝術創作群。而得不到機會的藝術創作群,不能靠它維生,自然更令技巧低落。(早轉行了)
  成因很複雜,但同時很有趣。某方面,我其中一個身份就是個失意的創作者,跳開一點去看,我比較想知道,在商業計算上,我為何屬於不值投資的一個?對經濟學異常熱愛的我,一直都很想把自己解剖。
  這問題我仍在深刻思考中,我直感答案一定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裡面。

More......


|
8

一︿一

on 3/04/2009 09:01:00 AM in



  我發現,我最多的表情就是一︿一
  我真的都是這臉孔居多,一副臭臉。
  想想也真有趣,對我來說,維持笑容是困難的事吧,一不留意,我就回到臭臉了。
  對很多人來說,反而長時間擺臭臉比較難吧,哈哈。


  不知道為甚麼,我就是無法平日笑得出來。對鄰居來說,我應該是個把帽子壓低,把臉別過去,不跟人講話的怪人吧。
  我真的是個容易不快樂的人,我開始醒悟那是傻瓜的。
  在這個短暫的一生裡,我可以為無數事情而不快樂,但快不快樂,生命還是流過了。
  雖然我已經變得不會笑,但至少我不想心情還是那麼糟糕。
  學校的事,回心一想,令我煩惱的,並非學校,而是我那份太熱切的期望之心。
  我考得還可以,但跟最好的那群人還有距離。我卻希望能進去最好的一群大學,自然會有壓力了。燃燒我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不相稱的野心。
  這不是學術問題,考試從來都跟學術關係甚微,但這階段的考試,就是如此。我有拿過800分,也有拿過580,更低的520也有。(我的英文作文就是520)
  那等於甚麼?580分是高是低?其實屬於最好的1/4了,而520,也屬於一半以上。作為一個完全在中文世界長大的中國人,我卻比一半美國考生成績好。其實它不是很低分。
  如果沒有那種野心,一般人一定會很快樂的,因為他們得到的成績已足夠唸書有餘了。
  但我卻沒有那種快樂,如果我是不快樂的,那在我之下的3/4或1/2,是不是也被剝奪了快樂的權利?
  我明白到,考上了名校也是無分別的,畢竟書還是要唸,唸得不好,名校又有甚麼用?唸得好,你早晚也會在名校。
  現在唸名校,其實也只是多交學費而已。
  但我懷著一種不好的東西,就是一種對生命的憤恨。
  在職場上,有時候女上司比男上司難相處得多,只因為女上司她們的人生往往感受到不公平,被排擠。於是她們更竭力地證明自我,對他人的批評,意見,想法特別敏感。她們拼命想證明,自己從來都不比男人差。
  我也是一樣,多年以來的艱難,小時候的輟學,社會的難處,寫作的困境,還有不幸的愛情關係,我總是變得,不自覺地變得,想向那無影無蹤的命運報復,我憎恨它,我想證明我可以擁有更多。那種憎恨也埋沒了我的視力,我渴望得到很多東西,而不察覺我所擁有的。
  而名校也一樣,我只是想證明甚麼而去做,而其實我無需證明任何事。
  我常常都在思考,愛和恨,那一種推動我更多。總之它們就交纒在一起,令我跟它們一齊起舞。

  如果我能放下那種無意義的野心和虛榮心,認真地看到,我將要到一個新的地方開始一個新的生命,我可以追尋藝術和學術直到我死去那天,我就會明白到,我其實是多麼幸福,而生命其實是多麼美好。

  PS一下題外,有一間大學來信說,因為我交的文件不足夠,取消了我的申請,但其實我都寄了去的。像往常一樣,我自然不快樂了,但我又在思考,為何我的快樂總是那麼快被奪走?那間大學不是我很想進的,比它差的我也無所謂,相反如果它肯收我,比它好的也一樣會。
  那麼,我不快樂甚麼?好吧,想想看,應該是錢,報名費加各種雜費,用了我一百多美元,應該足夠不快樂了吧?
  然後我搖搖頭,苦笑了。果然生命中沒有東西是安全的,人們要傷害你總是可以的,例如奪走你的錢。


More......


|
2

困籠

on 3/02/2009 04:06:00 AM in



  因為想增加使用英文的機會,近來我都在玩一個英文的網路遊戲,說話溝通的對像都是外國人。
  這已不是我第一次如此了,但是卻是我多年後的第一次。
  遊戲永遠不老,老的是人。從前很瘋外國遊戲的時候,已經是很久之前了。


  多年後,卻發現,最刻骨銘心的電玩記憶,卻是來自那時候。
  曾經有一個科學報告,講述人們的行為,是取決於自我認知。心理學家安排英俊美貌和醜陋的人一起玩線上遊戲(好像是Second Life),好看的人分配到貌醜的人物,而不漂亮的人非常美麗的遊戲角色,然後記錄他們的遊戲行為。
  很有趣地,發現再美貌自信的人,扮演貌醜角色時,真的變得缺乏自信,怯於溝通,畏首畏尾。相反,醜貌的人卻顯得積極,主動,外向,完全跟兩者的現實表現反過來。
  http://www.time.com/time/health/article/0,8599,1739601,00.html

  如托爾斯泰曾經在戰爭與和平後記中所說,人類看似是自由,卻困在不同的牢籠中。我們的行為,早已被我們擁有的條件,自我認知等等決定了。

  打英文電玩的我,也有這種有趣感覺。
  如果不在這裡認識我,不靠小說而知道我的人,例如說,在線上遊戲中遇上我的話,他們都會發現我是個非常幽默好笑的人。舊中學同學也會如此覺得,又或者是新認識我的女生。
  不知何解,我不會在網誌說笑。
  很有趣地,因為我英文能力比不上我的中文般洋洋灑灑,在那裡,我變得沉默,變得不愛講話,也不會說笑,因為我知道我做不到。
  也就是說,我變成了另一個人,跟平日在中文電玩中不同的我,也跟這裡不同的我。在這裡,我可以很自由地表達我的思緒和感性,在英文世界,我只能做到表達意思。
  我彷如困在一個牢籠之中,我無法再做喜歡的自己。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經驗,像那些曾經運動很好,最後卻意外結束生涯的運動員。(例如Jay Williams)
  在失去的同時,人才會明白,我們是甚麼,和擁有甚麼。這是我多年前的經驗,現在也再體會到。
  我知道,只要我繼續走下去,有天我的英文在辯事說理方面,有我中文的能力,但至少今天還沒有的時候,我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也因此,我對生命總是沒有人們那麼大的信心。如果用結果論去看,人生是看不出意義的,那是一場注定你最終要輸光籌碼的賭博。我們只能從這個過程中,找出屬於我們的意義。
  近來最深刻的是,我想對媽媽更好,那也是我追求的另一份意義吧。


More......


|
5

敏感

on 2/19/2009 08:30:00 AM in


  其實我是一個容易不快樂,憂慮的人。
  這生命自然有很多事情我們會介意,掛慮的,但其中有一樣我特別敏感。
  那就是有關學校之類的東西。

  不是大學收生之類那種,而是任何形式的,只要跟學校,尤其是中學打交道的話,我都沒來由地感到壓力和不樂。
  這種感覺很深刻。我想就猶如我的單親過去吧。
  因為父親的離異與自私,我從小對人性就缺乏信任,令我對女人有太多的期望和幻想。在他的立場,他不會覺得有事情做錯,但在我的立場,我知道我很難會結婚,更不可能會生小孩,只因為我明白到那種不幸和痛苦。
  是的,如果沒有意外,我不會有兒子或女兒。
  對於學校,更是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充滿了痛苦和壓迫的地方。
  我不知道美國的大學將來會不會更好,但我在中國人的小學中學,卻一直活得很痛苦。
  所以我現在,能避開不接觸學校,我就不想再接觸,雖然偏偏很諷刺地,我熱愛學術,令我無法脫離學校。
  而且唸書真的很溫柔,只要成績好,人生就順利了。唸書不好,學歷不好的人生,其實也是很痛苦的。
  之前去唸的學校,那個老師答應會為我寫推薦信(因為申請大學要用到),事到臨頭,寄了幾次信去找他,請他寫信跟把學校成績表傳給各大學。(那是學校們要求的做法)卻一直無聲無息。
  我不知道為何他對我寫的信毫無回覆的意思,要做的事情總是要做,學校都來催促我,結果我明天只能親自到學校跑一次。今天打去學校,他的同事想找他也找不到(手機關掉),我在想我是不是有點所托非人。
  不過其實,我也無所謂了,昨晚我都回信給那些大學,說如果你們想知道我有沒有得到之前學校的老師的祝福,那麼我現在直接說我沒有好了。
  如果要選上我,就選上我吧。如果不能,也不要緊了。如果覺得有老師的推薦信會更好,遺憾地我真的沒有。

  有時候想,為何跟學校打交道,總是那麼難?這次離開香港,如果我可以選擇,如果不是因為媽媽還住在這裡,我想我此生不會再想回來了。
  這生命有時候太複雜,而且太不快樂了,充滿了人心的扭曲和不潔,我喜歡藝術和學術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們都是乾淨,簡單而且無瑕的。
  你不會從音樂中聽到人的狡詐和妒忌,你不會從知識的追求中找到醜惡人性和自私。
  但願,這是我最後一次需要跟那些中國人中學打交道了,我相當厭倦。




More......


|
2

近視100度的世界

on 2/16/2009 11:21:00 AM in



  剛認識我的人,往往不知道我有很深的近視,大概千多度左右。
  如果從小就認識我,看著我長大的朋友,就會知道那是我小時候的心魔,一直對這事耿耿於懷。
  當然,如斯孤獨的我,小時候自然也沒有朋友,這種事也不會有察覺到。



  我多麼羡慕能有良好視力的人,現代雖然有隱形眼鏡,但因為我同時有弱視問題,還是無法看得像其他人那麼清楚。
  一直以為是天生的問題,即使困擾我多年也好,慢慢我也接受了。
  近來我在學車,要考駕照時,老師是位太太,考試內容需要看很遠的車牌號碼,我看得蠻吃力的。太太說不如去驗一下眼吧。她找找卡片,打個電話給一位前學生。她介紹我到一間診所看看。
  那位學生是在那些眼科診所上班的護士,醫生不在,她領我去驗眼。
  基本上我一生曾做不少這種事情,所以駕輕就熟了。大概問我前面的英文字母,大概到第幾行左右,我就知道自己看不到。
  大概到後來,她換上甚麼鏡片也好,我也說差不多,她就停止了。
  她戴著口罩眼鏡,一頭長髮,二十多歲,頗斯文的樣子,當然我看不到她的表情。她淡然表示,我真的有弱視。不論她換上甚麼鏡片,也不會改善,我的視力僅止於此了。
  這次,我卻忍不住好奇地問,為甚麼我會有弱視的?近視我懂,但為何我會有弱視?
  年輕的她,側頭想想,說因為腦部跟眼部的接收之間有問題,清晰的映像無法傳到大腦之前,就這樣了。
  她說,我的弱視,令我只有70%的視力。
  我尷尬的笑了,除了笑,還能怎樣?
  在診所上班,像很多從事醫科的人般,她談到他人的病痛時,是沒有感情的,有點冷漠。我懂那不是她的錯,她的工作就是應付一堆又一堆的病患。如果她為一個人的病痛而難過,她就不可能當護士,她會精神負擔不了。
  但即使如此,談到我過去半生的精神負擔時,她的淡然還是令我很尷尬,我怎樣用微笑去隱藏,這件內心過去的自卑呢?是的,小時候的我很自卑。
  再檢查一下眼壓,我就這樣跟她道別了,醫生不在,也無法檢驗視網膜的退化程度(有深近視都會有的毛病),所以檢查就這樣完成了。我問多少錢?她聳聳肩,口罩後的她彷似在微笑,答:「不用錢。」或許她其實是個溫和友善的人吧。

  回家上網,我去查弱視的資料,幾乎立刻就知道為何如此了。
  很單純,我無知但偏執的父親,以為只要在配戴不合度數的眼鏡,視力就能慢慢鍛練回來,於是在我視力正要成長的時間,那整整九年,我從沒看過正常清晰的映像,於是視力就壞了。
  直到他離開了,媽媽才能給我配上合度數的眼鏡。

  人啊,總是有缺憾,過去我一直以為弱視是我天生的弱點,怎知道竟然是後天的原因......是人的愚昧。
  那令我內心異常痛苦,像把過去不幸的事情再次拉出來的感覺。
  我真的不想去責備他人,但這件事......還是很難受。

  我永遠無法知道,清楚的世界是怎樣了,我頂多只有70%的視力,那就是近視100度的人,不戴眼鏡的感覺吧。
  所以我寫下這篇做記念。

More......


|
2

餅乾

on 2/02/2009 10:14:00 AM in


  因為今年後半就要到美國唸書了,有改善英文聆聽能力的必要,我近來都聽不少網路的英語電台。其中有一個故事,我覺得蠻觸動的。



  有一個女生要坐飛機回家。在機場等待的時候,買了雜誌,和一包巧克力曲奇餅乾,打算邊吃邊看。她把精緻的餅乾袋放到自己的手提皮包裡。
  女生在附近一排長椅坐下,吁了口氣,拿出八卦雜誌慢慢看,打發時間。
  正看得津津有味,隨手向身旁的餅乾包包之中,拿起一塊,放到口裡,咬了一口,嗯,好吃。
  她又翻過兩頁,再伸手想去拿第二塊餅乾,卻呆了一呆。
  女生看見坐在她旁邊的一個年輕男生,竟然肆無忌襌地也伸手到餅乾袋子裡,撿了一塊餅乾來吃。
  女生立刻漲紅了臉,心想這人真的厚顏,竟然問都沒問,就拿人家的餅乾來吃。
  但礙於面子,她忍下來了,當沒事情一樣,繼續看她的雜誌,再拿起一塊放到嘴裡。
  那人好像完全不知道收歛似的,她拿完後,他又把手伸進去了,又撿走另一片。
  她惡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無法想像竟有人那麼貪婪,他沒發現餅乾是她的嗎???
  那年輕人臉孔有點稚嫩,一副坦然的無辜臉孔,她就越想越氣。別以為你裝作無辜,我就不知道你在幹嘛。
  她啞忍著,低頭看雜誌,吃餅乾。
  那人彷似毫無知覺似的,她拿一塊後,他又拿一塊,毫不間斷。
  很快的,餅乾袋子只剩下最後一片餅乾了。她瞪著他,心想,好傢伙,只剩下一塊,我倒想看看你要怎樣做。
  他看著那片最後的餅乾,想了一下,拿起它。
  然後男生把餅乾拗開兩半,自己吃了一半,微笑地把另一半遞給她。
  她氣得說不出話來,連餅乾都不要,就氣衝衝的走了。她內心既惱又恨,這世界竟然那麼無恥的人,他刮不知恥地把餅乾當成是自己的,吃了一半!!最後還假好意的最後一塊分成兩份,那算是甚麼意思??
  她上飛機了,氣惱地坐在飛機座位上,把手提包抱著胸前。忽然間,她感到手提包裡有件東西。
  她打開,看到一包完整包裝好,還沒打開過的餅乾袋,然後她一剎那全都懂了。
  原來當她還坐在機場時,橫在年輕男生和她中間的那包餅乾,根本不是她的,而是男生的......那男生剛好也買了同款的餅乾。
  而她,卻冒失地以為那包餅乾就是自己的,那個毫不知恥,把人家的餅乾當成是自己東西般,吃過痛快的人,其實就是自己。
  當她狠狠地瞪著男生,甚至擺臭臉時,那男生竟然毫不氣惱,也不責備她,甚至把自己的餅乾分給她吃......連最後的一塊也是。
  忽然間她很想哭,她很想回去道歉,很想講對不起......但飛機已經起飛了,她此生也不會再遇到這個男生了。

  這故事,我很感觸,因為搞不好,我就是那一個女生。當我以為都是他人虧待自己時,其實真相是我在虧待他人......只是當發現時,已經太遲了。
  生命中總是這樣,所以人才會後悔吧?很多時候,我們當了那個女生,而不自知。
  它令我反思,我的人生其實會不會也一樣?我應該更感恩去珍惜,我擁有的東西,更察覺到他人對我的恩惠。
  還有別隨便責備他人,因為搞不好自己也犯了相同的錯。當一根指頭指著他人時,其實有四根指頭指著自己。


  另外,題外一下,當做一個記錄吧......美國一間名氣很大的大學,它今天找我Interview,大概之前蠻有緊張的心情(因為名氣真的很大),但過程中的感覺意外地好。我其實有點紀人憂天了,或許生命曾經太艱難,我無法想像事情那麼順利。
  這間學校真的很開明,我12月31日交的申請,它在1月18日就找人聯絡我約見......而且我人根本不在美國.......實在覺得有點受寵若驚了.......雖然我成績不差,但真的有很多人都考得比我好,我不算甚麼。
  考不考得到都好,也感謝它給我的禮遇和機會。

More......


|
2

電波

on 1/30/2009 11:29:00 AM in


  大概上次還在寫網誌的時候是十月尾,那時候剛好電腦壞了,回來修好,卻發現少了很多寫網誌的熱心。
  我記得有一次,當朋友問我為甚麼寫網誌的時候,我跟她說,其實我是在發電波。

  世界各地,都有一些天文學業餘愛好者,他們都會監察從宇宙間傳來的訊號,希望發現外星人的存在。他們也發出電波訊號,希望有天在遠方的外星人會收到。
  思考,就好像藝術一樣,它們都不會為你帶來朋友。
  不是說,思考和從事藝術的人都很討厭,沒人想跟他交朋友,而是這些都是一個人在腦子中作的事情,沒有甚麼同伴,也沒有甚麼親近之人。而他人,又礙於那種光環,復又人們往往選擇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交朋友,就少來往了。
  那很有趣,有時候,得到他人尊重之類,往往比得到他人喜歡,容易得多。
  習慣了孤獨的我,很自然地渴望發出電波,找到能跟我回應,願望我回應的人。那是無意識的舉動,但如果深刻地分析自己的所作所為,我會這樣的解釋自己。
  大概十月尾的時候,有次我在圖書館遇到一個陌生的女生(事情網誌也有記載),那時候我好像忽然之間被甚麼抓住似的,我充滿了想認識對方的衝動。
  這件看似是愛情故事的事件,我卻一直從另一角度去深思。我並不是小孩子,也不是那麼衝動的人,那麼我的熱情和情感,是來自何方呢?
  我發現,這種故事其實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這個記載了我過去一年多的網誌,之前也一樣寫上了另一個類似的情形。
  我還在一間夜校唸中學的時候,我認識的一個戴帽的,蒼白的,沉默的女生,我曾有如此的經驗。
  最直接的答案自然是我又愛上甚麼人了,這只是不成熟的表現。
  我知道,內心必定有一個巨大的精神缺口,令我有時候失去了平常的心。
  那就是我總渴望著美好的出現。
  不認識的人,不了解的人,令我有一個造夢的空間和餘地,讓我可以幻想她是很好的。
  但真相是,不論她好與壞,她表現出來的,只是她長得好看,又或者穿衣服好看而已。
  不知道的東西總比較美,絕望的背後卻造成了冒失的過度希望。
  我知道,如果我無法克服它,總有一天,它又會帶我到錯誤的地方。


More......


|
2

網誌的重新啟動

on 1/27/2009 10:39:00 AM in



  從上年的十月多,直到現在,我都沒有認真地寫過一篇網誌。時間真快,轉眼又三個月了。
  雖然沒寫,但我常常在想,我要寫甚麼?又為何不想寫。
  曾經有朋友問我,我寫網誌的目的是甚麼呢?對她來說,一定是自我表現才寫吧。



  如果是這樣,我的網誌又太肉血橫飛了,很多人的軟弱,陰暗,痛苦之類,我都寫上去了。
  會看這個的陌生人,十居其九都是因為小說的緣故才來的,一般來說,他們一定會期待一個,更像作者的人吧?就是比較冷靜,知性,超然之類。
  但事實上,生活在各種虛假中的我,網誌有著一種,能令我清醒的用處。我刻意去用它,去講真話,去面對自己,去思考問題。
  如果說面子啊,形像啊之類的,其實人人都想其他人把自己看成是個好傢伙吧?但比起這個,更重要的是,我需要更清楚地面對自己,只因為我的聰明很容易讓我走上歧途.......例如說,我很容易騙過他人,又或者把事情美化了。
  我想這是不好的,那就讓我有這種,能講真話的地方吧。

  這幾個月,都是在考試,基本上,是越考越好,甚至有一科,我拿了滿分800。
  這令我深思,我究竟是誰呢?我知道很快,這些數字,760,33,97%之類之類的數字,這些用來計算我在幾個人上面,又在幾個人下面的數字,將會比我本身更能定義我是誰......至少在一般人眼中是如此。
  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我就沒有安全感。我知道擁有成績,然後擁有學歷跟著是成就會令人安全......是不是,這些比自我認識更為有用呢?原來我無需面對自己,只要擁有他人渴望擁有的東西,我就能自我欺騙,安穩地活到死去為止?
  如果我真的回到學術世界之中,尤如我本來小時候應該如此走的路,那種感慨一定很大。像做了一場夢般吧。
  只是真的太長了。
  人的腦袋能力,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天生的才能,另一種是經驗改變了腦袋的構造,讓他變得智慧和成長。
  我是傾向相信後者的,經驗讓我接觸和思考一切。那並不奇怪,像身體各部位一樣,腦袋越用越好,其實也很合理。
  那麼想,我知道磨難和經歷,給我一個很珍貴的東西,那就是獨特的成長。得與失,本來就是互相連住的。
  只是,我愧對我的媽媽,等我長大了,我才慢慢明白她同時在老去,我總是想自己太多,而想她太少。
  算算看,我也一年沒交女朋友了,而且,這搞不好是我生命中,心靈最平穩安靜,幸福的一年
  我總是想用愛情去填補生命的缺口,於是女友一個接一個......那是錯誤的做法。像一直吃甜點,就想吃飽一樣傻。
  過去覺得生命太孤獨,孤獨得無法忍受,就想找個人陪伴......那真是很愚蠢的想法。
  現在,我終於明白到,其實我應該用時間,去多陪那個真的會永遠愛我的人,那就是我媽。能講永遠愛我又一定做到的人,其實只有我媽。
  我並沒有自己一直以為那麼破碎,我其實總有我媽。

  啊啊 一3一 媽,我愛你。


More......


|
4

隨記 (080117)

on 1/17/2009 08:11:00 AM in

  其實近來在考試。最後一次了。

  從上年3月多,我斷續考了一堆試,最後一個是一月二十四。

  我上來只因為生病睡覺時,又做了夢。


  那個夢是我夢到,一個從前一個認識的一個美國年輕女生,我跟她談過一些話之類。在一個叫做Everquest裡認識的。她曾說,班上的男生都好自大,只想著美國人是世界的中心之類。(直到今天,反過來中國人的我卻沒那樣想)

  我夢到了她,我在夢裡總是想辦法,希望能找到她的聯絡方法。醒來後,情緒異常激動,像失去了甚麼似的。

  有時候我真討厭充滿感情的自己,但我了解到,那只是我一種情緒的反彈。我一直對人冷漠,我暗藏的情緒就越來越厚了,然後爆發在我其實不夠認識,甚至不認識的人身上。

  那其實不是正常的中國社會人際交往的習性。我們傾向是慢熱型,對陌生人較差,對熟人較好,慢慢關係建立,深厚。

  只是當我厭棄我知道認識的人時,我的情緒就在我不知情之下,溜到對陌生人身上,那叫我非常折磨。

  其實之前早知道自己有這個問題了,果然人不可能是刀槍不入的。之前碰到那個圖書館的陌生女生時,我那時候就知道我是出了甚麼事。所以朋友當我是個想追求人家的傢伙時,我並沒有那麼想,那不是我失去自控的原因。我有更深層的精神弱點。

  打開MSN,有一堆人,但忽然沒有一個我想說話的,就寫這篇網誌了。

  我又回去忙我的考試了。


More......


|

Copyright © 2009 軌跡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Laptop Geek. | Bloggerized by FalconHive.